时光荏苒,转眼一学期已过。在本学期中,美术教研组全体教师在学校的领导下,团结协作,求真务实,教书育人,充分发挥集体和个人的聪明才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较出色地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有序开展课堂教学
在学期初,教研组制定工作计划,确定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制定好“一人一课”、“一课三磨”、“骨干教师展示课”、“校级展示课”等活动计划,确定公开课人选、课题、时间。
教研组积极组织本组教师听课、评课,收集公开课教案、课件,做好听课、评课记录。并及时组织每堂公开课进行集体备课、研讨、评议。在线上教学时段,教研组组织成员听苏州线上教育录播课,做好听课记录与课后反思,针对线上学生作业给予鼓励性评价。
本学期,任宁老师和陈谊老师参加吴江区优质课评比活动,任宁老师和陈谊老师均获得吴江区优质课一等奖的好成绩。
二、开展教育科研学习,认真撰写学科论文
本学期组内成员积极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认真撰写学科论文。任宁老师撰写的论文《小学美术课堂的乘数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在江苏省十四届“行知杯”论文比赛中获二等奖。王珊珊老师撰写的论文《基于项目化学习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研究——以人美版六年级上册《家乡的小吃》为例》在江苏省第十四届“行知杯”征文比赛中获三等奖。严汝霏老师撰写的论文《儿童的水墨画:基于“儿童立场”的关照与实践》在吴江区“科研力与教学力双驱互动”征文评选中获特等奖。同时,组员均参与了吴江区第九批学年课题的活动。目前在研的课题有:王珊珊老师主持的《基于项目学习下提升学生创意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和陈谊老师主持的《基于学科融合的小学美术“综合.探索”领域的教学研究》。
三、提高美术审美素养,打磨专业基本功
本学期组内成员积极参与集团美术学科中心的国画社团、油画社团、版画社团,练习专业基本功,包括:国画、版画、纸立体等。并将自己的作品上传于QQ群,供大家交流讨论,互相促进成长。在不断磨练自身专业基本功的过程中,提高美术审美的素养,也为课堂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同时,教研组各成员也积极参加各项继续教育,例如:娄小明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美术阅读社团等,在多方位的学习与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丰富审美素养。
四、培养青年教师力量,共建学科优秀群体
美术教研组不仅关注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还组织将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进行结对,帮助青年教师答疑解惑。青年教师在学科导师的指导与帮助下,获得成长。
通过努力,任宁老师获得吴江区基础教育精品课二等奖。陈谊老师、任宁老师、严汝霏老师、王珊珊老师、钱莉清老师均在吴江区艺术节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中获二等奖。
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营造校园艺术氛围
美术教研组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记录美。教研组每位老师积极投入辅导学生绘画比赛中,通过努力,俞澜老师辅导学生在吴江区举办的“少年执笔,共绘警梦”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张雯烨辅导学生在吴江区举办的“少年执笔,共绘警梦”中获二等奖。陈谊辅导学生参加第七届吴江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三等奖。
这一学期,美术组每个成员都能认真备课,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大家齐心协力,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当然,我们反思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今后,我们将更加踏实主动地在本职岗位努力奋斗,争取为学校的艺术教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本学期师生获奖情况:
1.赛课和公开课等汇总:
级别 |
内容 |
教师 |
课题 |
区级 |
展示课 |
王珊珊 |
《用彩墨画鱼》 |
校级 |
骨干教师展示课 |
沈维钰 |
《色彩的色相》 |
校级 |
骨干教师展示课 |
俞澜 |
《参观券的设计》 |
校级 |
骨干教师展示课 |
严汝霏 |
《百变团花》 |
校级 |
一课三磨 |
张雯烨 |
《红色的画》 |
校级 |
展示课 |
王珊珊 |
《猜猜我是谁》 |
校级 |
展示课 |
王珊珊 |
《用彩墨画鱼》 |
校级 |
展示课 |
陈谊 |
《画家梵高》 |
校级 |
展示课 |
沈佳佳 |
《杯子的设计》 |
校级 |
一人一课 |
任宁 |
《笔的世界》 |
校级 |
一人一课 |
柳依婷 |
《百变团花》 |
2.辅导学生获奖
级别 |
内容 |
辅导教师 |
区级 |
辅导学生韩峰在吴江区举办的“少年执笔 共绘警梦”获一等奖,李铭浩获二等奖,姚宇宸、章宸宇获三等奖 |
俞澜 |
区级 |
辅导学生沈欣媛在吴江区举办的“少年执笔 共绘警梦”中获二等奖 |
张雯烨 |
区级 |
辅导学生石雨婷在吴江区举办的“少年执笔 共绘警校”绘画比赛中获二等奖,胡佳怡、李恩枻、徐思静获三等奖 |
王珊珊 |
区级 |
辅导学生章宸宇在第七届吴江区青少年科技创新绘画大赛中获三等奖 |
陈谊 |
3.论文发表和获奖
级别 |
发表情况 |
教师 |
省级 |
论文《小学美术教学反思的意义与策略》发表于《中国教师》 |
沈维钰 |
省级 |
论文《基于数字化环境下小学美术项目学习模式的实际应用》发表于《学苑教育》,2022.9,省级 |
王珊珊 |
省级 |
论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乘数效应”》发表在《新校园》549期 |
任宁 |
省级 |
论文《小学美术课堂的乘数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在江苏省第十四届“行知杯”征文比赛获二等奖 |
任宁 |
省级 |
论文《基于项目化学习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研究——以人美版六年级上册《家乡的小吃》为例》在江苏省第十四届“行知杯”征文比赛获三等奖 |
王珊珊 |
区级 |
论文《儿童的水墨画:基于“儿童立场”的关照与实践》在吴江区“科研力与教学力双驱互动”征文评选中获特等奖 |
严汝霏 |
区级 |
论文《基于项目化学习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研究》在吴江区“科研力与教学力双驱互动”征文评选中获二等奖 |
王珊珊 |
4.课题
级别 |
发表情况 |
教师 |
区级 |
吴江区第九批学年课题《基于项目学习下提升学生创意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
王珊珊 |
区级 |
吴江区第九批学年课题《基于学科融合的小学美术“综合.探索”领域的教学研究》 |
陈谊 |
5.其他
级别 |
获奖情况 |
教师 |
区级 |
吴江区优质课一等奖 |
陈谊 |
区级 |
吴江区优质课一等奖 |
任宁 |
区级 |
吴江区艺术节“以美育为基,推动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的融合”在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中获二等奖 |
王珊珊 |
区级 |
获吴江区基础教育精品课二等奖 |
任宁 |
区级 |
获吴江区艺术节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 |
任宁 陈谊 严汝霏 王珊珊 钱莉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