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们综合实践教研组继续抱团发展,为将我们盛泽实小教育集团的综合实践教研活动搞得更加活跃,更具实效性,小组核心成员积极开发课题,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回顾半年来的教研组工作,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有序而精彩,老师们体会到了付出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
一、继续探究多学科统整
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一直致力于整合理念下的“主题统整”研究,“大综合”课程是学校最近几年来提出的课程实施方向。“大综合”课程,它从“立德树人”出发,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以主题(或项目)统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主要活动方式: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以及党团队教育活动、博物馆参观等。“大综合”课程面向学生完整的学习活动和生活世界,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分科学习主要关注的是学科内容和学科知识的习得,而综合实践活动是跨学科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本学期我们与科学、美术学科进行了统整,采用关联思维的方式,围绕“上池”这一景点,把涉及到的各学科的素养点融合在一起,完整设计主题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灵活运用各科所学去解决实际问题,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情境。活动中,以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老师长线指导为主,各学科老师根据研究需要辅以指导。
二、与多门学科相融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与各学科相融合,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教材中寻找探究点,形成活动主题。并且充分利用开甲小学“阡陌园”、程开甲纪念馆、校内地震馆、少年科技馆、地方主题馆、能量展馆等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挖掘文化底蕴,学习开甲精神。如语文学科有“诗词里的科学”之《暮江吟》,“课文里的科学”之《桂花乐》、《我们的动物朋友》、《竹节人》……数学学科有“校园中的数学《称称有多重》、《量高的世界》……各学科老师都发挥所长,将学科知识与各项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三、积极参加省市区教研活动,提升学科教师专业能力
我们综合实践组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资源,力争上好每一堂课。12月19日,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整合实施专题研讨活动暨劳动与综合实践专委会成立大会在程开甲小学举行。
苏州市学科带头人、程开甲小学副校长周菊芳执教《寻找地下工作者——蚯蚓》。
同学们发现“阡陌园”里的土壤不松软不肥沃。围绕这个问题,大家认真研究,决定请小蚯蚓来帮忙。课上,同学们交流阅读书籍获得的关于蚯蚓的知识,并利用饮料瓶自制“蚯蚓塔”、给蚯蚓做大餐来吸引蚯蚓。课堂探究氛围浓郁,劳动制作步骤清晰,学生在主动探究、动手实践中一步步完成活动目标。
陶晴怡老师执教《探秘“上池”里的青苔》。在前期对“上池”的研究中,池中的青苔成了同学们关注的焦点。同学们在小组交流中对青苔的认知逐步清晰。在完成联络准备、工具准备、分工准备后,全班同学到“上池”开展清理工作,在清理中体会到劳动不易,并尝试寻找“抑制青苔生长”的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教研活动,不仅为老师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也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将会有更多的思维碰撞,激起更多教学智慧的火花。
附本学期主要活动及成绩:
1.承办的研讨活动
省级: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整合实施专题研讨活动暨劳动与综合实践专委会成立大会
2. 教师课题展示活动
省级: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整合实施专题研讨活动暨劳动与综合实践专委会成立大会周菊芳执教《寻找地下工作者——蚯蚓》。
省级: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整合实施专题研讨活动暨劳动与综合实践专委会成立大会陶晴怡执教《探秘“上池”里的青苔》
区级:吴江区第十二届有效课堂研究节线上培训活动周菊芳执教《由<手指>想到的——遇见丰子恺主题活动》
区级:吴江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专题培训活动陶晴怡上展示课《我的植物栽培之旅》
3.教师基本功获奖
陶晴怡获得吴江区第三届优质课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