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开甲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
日期:2023-08-09 15:39:56  浏览量:747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研究,以“大观念视角下“活动浸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为主题,遵循《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教育质量。本学期,在全体老师兢兢业业的工作中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研教学工作,我们有着几分充实、几分收获,回顾本学期的工作,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严格落实教学常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为了督促和促进老师们的教育教学,了解老师们的日常教学情况,语文组依托每月的“教学七认真”工作,对老师们进行常规检查,对三年内新教师的作业进行分组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提醒,以促进老师们日常教学的改进。同时,各备课组对自己年级的组内作业、组内备课时时自查,对于一些班级出现的问题也能即使做到反馈,切实督促教师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

二、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一)集体教研,专业引领
    本学期语文组进行多次现场教研,围绕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学习任务群板块分别开展教研活动与教研开放日活动,教师们不仅以备课组为单位研讨,也以任务群板块为主题,纵向从三个年段,围绕同一任务群进行分组讨论,研讨更有针对性、主体性,各位老师聆听专家老师的分享,提出疑问与新的见解,多次尝试设计大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设计,相互交流,思维碰撞,研讨气氛浓烈。
(二)一课三磨,磨出进步
    “一课三磨”是我校长期以来坚持的校本教研计划,是我校青年教师成长和展示自己的舞台,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有很大帮助。新课改后,我国的教育教学理念出现了巨大的变动,由单纯的知识传授逐渐转向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始应用。“浸润式”的教学有别于偏重知识获得、缺乏过程性学习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更加注重文本阅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教师在更高更深的层次解读文本,研究学生的学习特性,引导学生逐层深入文章的特定情境,创设相应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活动浸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使用,既可以通过趣味活动激发课堂活力,提升整体教学气氛;也可以通过探究性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陛学习,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学期将“活动浸润”方式与课堂活动设计相结合,通过具体课例实践,探索大观念视角下“活动浸润”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方法,使得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能够借此学得更轻松、学得更有趣、学得更高效。本学期的“一课三磨”活动分年段展开,每个学段都邀请学校分管领导和语文骨干教师参与,本学期开展一课三磨活动如下:低年级《羿射九日》、中段《肥皂泡》、高段《两小儿辩日》。第一磨:说课(上课教师说解读、说设计。参与教师共同研讨,形成一篇课文的两课时设计。)第二磨:上课(尝试设计微任务群上课。课后,参与教师提出意见,初改设计。)第三磨:上课(运用重构后微任务群设计,再次上课。课后,参与教师共同研修,精改设计。收集磨课资料。)
(三)“一人一课”,展现风采
    本学期的“一人一课”依旧进行,每位老师都积极参与,认真备课,大方展示,本活动有效地激发了教师们研究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了老师们解读文本和上课执教的教学水平。
(四)“一书三读”,阅读成就专业
    本学期继续开展“教师读书会”社团活动,让教师通过专业书籍的阅读,结合自身体会、教学实践,在同伴之间的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读书团队每月完成一本专著阅读,并通过沙龙等方式,在专家引领下围绕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每月完成一篇读后感。其他教师也要抽出时间认真阅读学校订阅的专业书籍和杂志,提倡借阅教师图书馆的书籍,提倡加入读书团队,不断提升阅读品质。
(五)“一文三改”,提高科研意识
    本学期老师们积极参加教海探航、师陶杯、苏州教育学会等各类论文、教案、教育故事评比活动,在各类辅导中提高科研意识。课题方面老师继续进行第九批区级学年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课题相关的课例,每月按时上传吴江区规定填写的表格,并做好结题准备。

三、多措并举,关注青年教师成长
(一)导师团队帮扶成长
    新教师是学校的新鲜血液,他们充满教育教学的激情,但缺乏足够的课堂教学经验。本学期我们坚持了语文基本功训练,如粉笔字、钢笔字、朗读等方面练习,该活动提升了教师的基本功。同时,为了帮助这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我们实行“学科导师团结对活动”,通过对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教材解读、教学七认真等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后,对新教师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帮扶。
(二)建设教师写字社团
    为了更好地促进新教师的发展,学校继续开展了写字社团,有针对性地对老师们的粉笔字进行指导,老师们每日也积极练习粉笔字,在不断的练习中获得进步。
(三)阅读浸润校园生活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阅读节活动。每班建立图书角,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感受。各年级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并以阅读打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有所收获,在文学的海洋里自由徜徉。

四、丰富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为了加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本学期,我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扬子晚报“我心中的科学家”征文竞赛、“《七彩语文》杯”小学生作文大赛等活动,老师们认真负责辅导,学生努力准备,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五、师生共同努力,收获颇丰
(一)课题:
老师继续进行市级课题与第九批区级学年课题研究,并逐步准备结题工作:
金洁萍 任务群设计:具身认知视域下小学语文进阶学习的实践研究 
戴燕妮 从活动走向课程:基于“德善品格课程”的德育配套活动开发的研究
宋丹丹 指向“勤劳”品格的学生体验性岗位服务实践研究 
周丽   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 
杨思佳 “协同”视角下师生共读的课外阅读实践研究 
黄嘉雯 “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学习单设计与使用研究 
孙慧蕾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题材的教学研究 
黄晓艳 学习迁移视域下音标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李一苗 基于“九宫学习单”的儿童言语表达力提升的实践研究 
仲靖莲 基于思维可视化促进学生语文课堂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戴依敏 九宫格学习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 
钮婷婷 以情绪绘本的隐喻促进儿童情绪调节的实践研究 
陈晓兰 基于支架式理论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践研究 
徐晓芳 幼小衔接视角下一年级小学生课堂适应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顾丹凤 童年精神视域下童诗读写教学的实践研究 
黄诗婷 基于课程基地建设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 
王明娟 问题导向下综合实践活动“阡陌文化”主题的开发与研究 

(二)教师荣誉
李一苗 2023年吴江区小学语文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潘思怡 2023年吴江区小学语文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徐晓芳 2023年吴江区小学语文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三)教师评优课
潘思怡 在“素养立意 任务驱动 自主实践”苏州市小学语文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中开设了题为《〈少年闰土〉(一)》的公开课,获好评
陈晓兰 吴江区信息化教学优质课一等奖
徐晓芳 苏州市吴江区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微课《有趣的动物》二等奖
周丽   在“千课万人”“基于任务群的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活动中,执教《爬山虎的脚》(四年级)示范课,受到在线学员一致好评。
金洁萍 在“千课万人”“基于任务群的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活动中,执教《故事新编》(四年级)示范课,受到在线学员一致好评。
周丽 在太仓市小学语文任务群视域下的组块教学专题研讨活动中开设《自相矛盾》公开课,获好评
仲靖莲 在“吴江区小学语文骨干后备青年教师研修班”课堂教学研磨活动,上了一节《牧场之国》的区级公开课,获好评
仲靖莲 在“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师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习任务群视野下单元整体教学暨与课文作家一起研课”活动说课比赛中获特等奖
仲靖莲 在太仓市小学语文任务群视域下的组块教学专题研讨活动中开设《自相矛盾》公开课,获好评
徐晓芳 在太仓市小学语文任务群视域下的组块教学专题研讨活动中开设《古诗二首》公开课,获好评
顾丹凤 在“雾都大学堂”春季小学语文教学高峰论坛中执教《青山处处埋忠骨》,获得好评。
顾丹凤 在“新课标 新理念 新课堂”名师优课第十六届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中执教《花钟》,获得好评。

(四)论文获奖、发表
仲靖莲  《从学出发,为学导航——例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组块学习单的设计与使用》 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比赛 一等奖
金洁萍  《积极的言语实践:以表达为主线的单元任务化设计—— 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 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比赛 三等奖
陶晴怡 《学习单:实现不同场域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比赛 三等奖
徐晓芳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减负增效作业设计探讨》 苏州市教育学会二0二二年教育论文评选 三等奖
王雨 《在诗歌世界中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轻叩诗歌大门”综合性学习实践手记》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第十四届“行知杯” 三等奖
宋丹丹 《做自己的小主人——从他律走向自律的策略探究》
苏州市教育学会二0二二年教育论文评选
一等奖
宋丹丹 《装在“套子”里的男孩》 吴江区中小学班主任育人故事征文评比 二等奖
李一苗 《“定位 优化 统筹”——基于“组块学习单”的儿童言语表达力提升的实践研究》 苏州市教育学会二〇二二年教育论文评选 二等奖
沈红芳 《登门槛效应下“特殊儿童”集体教育的研究》 吴江区融合教育优秀经验论文、成长个案评比 一等奖
金洁萍 积极的言语实践:以表达为主线的单元任务 全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评选 特等奖
陶晴怡 《学习单:实现不同场域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全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评选 一等奖
徐晓芳 《在牛肚子里旅行》 苏州市教育学会年度优秀教学设计 三等奖
李一苗 《大小多少》 苏州市教育学会年度优秀教学设计 三等奖
徐晓芳 幼小衔接阶段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方法 幸福家庭
李一苗 教学新探索,实践新体验——基于“九宫学习单”的儿童言语表达力提升的实践研究 新作文
沈红芳 德善品格隐性课程在班级管理中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炫动漫·教学与创作
仲靖莲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思维可视化应用策略探究 教育信息化论坛
陈晓兰 支架式理论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幸福家庭

(五)学生获奖
程心甜 2022年苏州市汉字书写大赛硬笔类小学二组一等奖
朱可欣 在吴江区中小学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获一等奖
刘傲煜 在吴江区中小学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获一等奖
施雨滢 在吴江区中小学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获二等奖
周奕灵 在吴江区中小学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获二等奖
赵宇 在吴江区中小学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获三等奖
金乐彦 在吴江区中小学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获三等奖
杜佳宸 在吴江区中小学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获三等奖
洪梓豪 “致敬.大白”(手绘,三行诗,朗诵)系列儿童主题作品 人气一等奖
洪梓豪 “致敬.大白”(手绘,三行诗,朗诵)系列儿童主题作品 人气三等奖
韩思雅 “致敬.大白”(手绘,三行诗,朗诵)系列儿童主题作品 优秀奖
姚任轩 “致敬.大白”(手绘,三行诗,朗诵)系列儿童主题作品 人气一等奖
沈佳怡 “引力播杯”第六届苏州市中小学硬笔书法大赛暨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初赛一等奖
姚任轩 “引力播杯”第六届苏州市中小学硬笔书法大赛暨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初赛一等奖
王寅宸 “致敬.大白”(手绘,三行诗,朗诵)系列儿童主题作品 优秀奖
沈晨毅 “致敬.大白”(手绘,三行诗,朗诵)系列儿童主题作品 优秀奖
顾连瑶 “致敬.大白”(手绘,三行诗,朗诵)系列儿童主题作品 优秀奖
顾连瑶 “致敬.大白”(手绘,三行诗,朗诵)系列儿童主题作品 人气二等奖
叶芷菡 “致敬.大白”(手绘,三行诗,朗诵)系列儿童主题作品 优秀奖
施泓阳 “致敬.大白”(手绘,三行诗,朗诵)系列儿童主题作品 优秀奖
韩思雅 第十六届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中,获吴江区一等奖
洪梓豪 第十六届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中,获吴江区三等奖
赖梓欣 第十六届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中,获吴江区二等奖
杨佳琪 第十六届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中,获吴江区一等奖
韦毅豪 第十六届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中,获吴江区一等奖
沈奕涵 第十六届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中,获吴江区一等奖
钱卓楠 “寻找身边的雷锋”征文比赛,获吴江区三等奖
洪梓豪 “寻找身边的雷锋”征文比赛,获吴江区三等奖
姚宇宸 第十六届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中,获吴江区一等奖
姚任轩 第十六届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中,获吴江区二等奖
沈佳怡 第十六届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中,获吴江区二等奖
丁嘉懿 第十六届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中,获吴江区二等奖
周瑾瑶 第十六届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中,获吴江区三等奖

序号 姓名 登刊文章名称
1 费玥成 小记者初体验
2 鲍宸宇 小记者活动初体验
3 费辰媛 阅读伴我同行
4 洪翊涵 第一次小记者活动
5 洪懋天 阅读离我们有多远
6 刘悠然 小记者活动初体验
7 鲍宸羽 桂花蜜
8 洪懋天 我的奇思妙想
9 钱卓楠 游园记
10 许昊 我心中的科学明星
11 洪翊涵 放飞
12 周煜轩 愉快的小记者获活动

    一学期以来,语文教研组的所有老师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在下面新学年新学期的工作安排中,语文教研组将继续聚焦课堂,同时确立共同的研究主题,积累课堂中的真实案例,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各年级语文教学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