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单元任务群,点亮语文课堂 ——苏州市名师发展共同体(小学语文Ⅱ组)集中研修活动
日期:2023-11-24 08:14:03  浏览量:188

 2023年11月23日,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举行了苏州市名师发展共同体(小学语文Ⅱ组)集中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来自苏州市名师发展共同体、薛法根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沈玉芬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吴江区初任校长培训班和吴江区小学语文新教师培训班的100多位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周丽老师执教四年级《西门豹治邺》。周老师先让学生关注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明确学习“俊杰”故事要三思:他做了什么事,有什么过人之处,对你有什么启发。接着,带领学生“说真相”,借助《西门豹邺县调查表》捕捉老大爷回答中的重要信息,揭示“真相”,说清楚“真相”,认识到西门豹“问”的智慧。接着,引导学生“数招数”,通过一个“借”字明白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并能用简短的语言说清楚,体会西门豹“假戏真做、将计就计”的智慧。最后,带领学生通过“画故事、写评语、算点数”的方法为西门豹做一张“人物卡片”,升华学生对西门豹的认识,塑造了西门豹“将计就计、为民除害、惩恶扬善”的形象。

昆山市开发区兵希小学吴益民老师执教三年级《灰雀》。吴老师先从“抓时间词”入手,带领学生初读课文,用上时间词概括故事内容。接着再读课文,第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灰雀的形象:颜色艳丽、惹人喜爱,在朗读时加入情感,读好课文。第二步通过“抓提示语”,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读好人物对话。在反复朗读中,走进人物内心,引导学生发现小男孩诚实的品质,列宁懂得尊重他人的形象。最后,升华全文,引出主旨——“爱是欣赏”“爱是尊重”。吴老师的课堂充满乐趣,学生在品味语言中习得语文学习的能力。

苏州市相城区高新区实验小学陆萍老师执教二年级《寒号鸟》。首先,陆老师带着学生走进了一个个熟悉的故事现场,从语言趣味的角度引领学生感受了主人公对话语言的有趣。接着,陆老师让学生们自读课文,找找本文的有趣之处,发现寒号鸟与喜鹊在“冬天快要到了”和“冬天说到就到”时的2次对话,运用自读、对读、串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出藏在语言中的心情,读出藏在语言中的形象特点,也在读中发现了句式的整齐、句子的押韵。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十分关注学生思维的拔高,给予学生思维空间,思考“喜鹊”和“寒号鸟”谁是聪明人?在交流中发现了凡事要做长远打算,要脚踏实地做事的道理,借助课文的学习启迪学生做人做事。最后,陆老师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时间,积累有趣语言,让学生通过讲故事,将课文的故事变成自己的故事,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刘冬亚老师执教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刘老师先引导学生从读单元导语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写景类文章阅读时需要做的三件事:找,这里有什么;说,这里的风景怎么样;读,读出这里的美来。在活动一中,刘老师引导学生找,找小兴安岭有什么,并提示学生按顺序找,要找准确、找完整。学生在自读圈画中发现春、夏、秋、冬,小兴安岭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宝物。在活动二中,刘老师引导学生说,说小兴安岭美在哪里,发现文章借助了许多动词,让动物更可爱了,让事物更美了,并在读中进一步感悟了自然之美。在活动三中,刘老师引导学生读,读出小兴安岭的美,提示学生读要有重音、有停顿、有感情,并在四人小组的合作读中感悟了四季别样的美。

昆山市花桥中心小学孙小冬老师点评《寒号鸟》。孙老师指出越好的设计越能打动人,陆老师的课每个环节都精心设计,第一个环节用故事奠定期待值,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第二个环节直接进入重点,大胆但有效,第三个环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讲故事,对学生有吸引力。整节课以动画开始,以动画结尾,让学生知道语文课听与不听是不一样的,让学生感受到不听是一种遗憾。孙老师强调,每节语文课都要上出效果,要进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卢谦老师点评《美丽的小兴安岭》。卢老师指出本节课创设了真实的学习情境,三个任务板块清晰,逐层递进,目标明确。同时,刘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从理解向分析、比较、运用转化。最后,卢老师强调学习任务群一定是学习语文的任务群,要注重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培养,找好教学的平衡点,让学生多说多实践。

江苏省吴江实验学校徐栋老师点评《灰雀》。徐老师认为这节课上得“婉转”,清晰流畅的教学很好听,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节中突破重难点,令人“仰望”。吴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巧妙的提问,让学生关注到“提示语”,在反复的朗读中品味话中之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深入走近人物,最终发现文章的主旨,水到渠成。徐老师指出,课堂教学时,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教—学—评”的一致性。

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高子阳老师点评《西门豹治邺》。高老师肯定了周老师清晰的板块任务设计,通过一个个任务的完成,看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变化,学生的成长就是教学的效果。高老师尤其赞赏“做人物卡片”这个任务,此任务是前面任务的提升,且具有挑战性与实用性,学生通过做卡片,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一个人物,并且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融于卡片之中,用一种不一样的形式将自己的思考呈现出来。同时,高老师也提出了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如同样是“借”迷信做事,巫婆和官绅是“有文化,没人性”,西门豹则是“有文化,有人性”;再如整篇课文的结构,调查民情写详细,破除迷信写具体,而兴修水利却简单写,特别的结构藏着作者的巧思。高老师再次点明,一篇课文如何教通透,需要老师们的大智慧。

江苏省特级教师朱旭光老师作题为《“语言运用”的内涵解读与实施策略》的讲座。朱老师从“语言”和“言语”的内涵与关系谈起,指出“没有一定的语言储存,就没有言语的选择性表现”。接着,朱老师着重为老师们解读了“什么是语感”“语感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最后,朱老师借助一篇篇课文以及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五大实施策略:一、重视朗读,读通顺、读明白、读熟练;二、重视积累,积累词语、句子、段式、篇章、故事等;三、重视感悟,任何积累都是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四、重视情境中的交流与表达训练,遵循学科逻辑、顺应学习逻辑;五、坚持写日记、写周记,鼓励学生多写、多表达,有持续的动力作为推动语言文字运用的支撑。朱老师的讲座既有丰富的理论依据又有接地气的案例,带给老师们诸多思考。

名师引领促提升,辐射带动共成长。本次活动,集中展示了老师们近阶段的研究成果,为大家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平台,创造了互关互学、交流研讨的机会。落实新课标,践行单元任务群教学的路途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收获并存,相信在各位名师的引领下,在志同道合伙伴的互助下,老师们将继续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以课促研,以研促教,共研共学,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