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结合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的特点,从实际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的需要入手,大胆开展信息科技课程的整合的教学研究,落实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信息工作是一个有着特殊性质的工作,集计算机的教学、管理、维护等多项于一身,牵涉到计算机系统、硬件、网络、多媒体设备、网络安全等多项工作。
二.主要内容
教师层面:
继续以科研思想和方法带动教研工作,以探索有效课堂模式为主题,通过学校评价平台的使用贯彻课程标准,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学得有效。
学生层面:
注重特长生的选拔与培养,让对信息技术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在学科上有发挥自我的空间,使其信息素养进一步提高。做好各项竞赛的学生辅导工作。
三.工作措施:
1.加强新课标理论的学习,与案例实践的研究、以课标指导教学教研实践。
2.制定信息科技课程教学计划,做好辅导优秀学生的工作,为将来参加区、市级的机器人竞赛做好准备。
3.做好“一课三磨”和“一人一课”工作。学期初制定“一课三磨”和“一人一课”的计划,按照计划执行并收集整理好相关资料。
4.微项目研究。研究主题:指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各年级根据教材设计符合主题的教学设计并进行研究。
5.基本功练习。实行每月打卡提交一个编程作品。
四.具体安排:
2、3月份:
1.开学机房检修、升级。
2.制定教研组计划。
3.制定“一课三磨”“一人一课”计划。
4.组内磨课,协助吴敏娜老师参加市级优质课比赛。
5.参加领航杯比赛。
4月份:
1.学生竞赛辅导。
2.教研组活动。
3.区机器人比赛。
5月份:
1.集体备课及课堂研讨课。
2.教研组教学研讨活动。
3.学生竞赛辅导。
4.市机器人比赛。
6月份:
1.集体备课及课堂研讨课。
2.资料汇总,教研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