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有关要求,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
为切实贯彻落实综合实践的精神,以本地区的自然、历史、人文为研究背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实验为基础,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学校活动和资源,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教研组目标
(一)教师层面
1.培养教师的综合实践教学能力,提高教师在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方面的专业素养。
2.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与体验,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本地区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拓展课程内容。
4.培养教师的团队协作意识,形成教研组内的合作学习氛围,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二)学生层面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4.采用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的方式,关注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
三、教研组重点工作
1.充分利用程开甲纪念馆、校史室、少年科技馆等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积极开发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挖掘文化底蕴,学习开甲精神,并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
2.继续开发传统文化专题教育,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内容转化为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让学生通过亲历感悟、实践体验、行动反思等方式走进传统文化,并通过各种形式让活动更加深入和完善。
3.积极组织教研组老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开展主题式的研课、磨课、评课活动。各年级指导教师可集中备课,相互交流,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组织安排好教研组一课三磨的活动,参与磨课的成员要认真备课,积极研讨,认真撰写课后反思。
4.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与学科课程一样对待,制定每个年级活动的计划,包括长线活动和短线活动。认真落实每一项研究活动,为参加吴江区的综合实践汇报展评做好准备,期末做好各项资料整合,汇编成“综合实践活动成果集”。
四、本学期主要活动安排
1.一课三磨活动
本学期钮婷婷进行一课三磨活动,为优质课比赛做充足准备,每次磨课教研组及时进行研讨并做好记录。
2.各年级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各班问题发现、校内地震馆、火灾模拟馆、阡陌园、学校科技活动、创新大赛等有序开展长线、短线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3.组织好6月的成果展示及汇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