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有关要求,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
为切实贯彻落实综合实践的精神,以本地区的自然、历史、人文为研究背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实验为基础,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学校活动和资源,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课程目标
1.价值体认:通过亲历、参与少先队活动、场馆活动、主题教育、生生园综合基地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理解并遵守公共空间的基本行为规范,初步形成集体思想、组织观念,培养对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感情,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责任担当:围绕日常生活开展服务活动,能处理生活中的基本事务,初步养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热爱生活的态度,具有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生活的意愿。
3.问题解决: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小课题,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
4.创意物化: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数字作品。运用常见、简单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深度挖掘资源:充分利用程开甲纪念馆、校史室、少年科技馆等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积极开发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挖掘文化底蕴,学习开甲精神,并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
2.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继续开发传统文化专题教育,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内容转化为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让学生通过亲历感悟、实践体验、行动反思等方式走进传统文化,并通过各种形式让活动更加深入和完善。
3.强化校本教研:积极组织教研组老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开展主题式的研课、磨课、评课活动。各年级指导教师可集中备课,相互交流,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组织安排好教研组一课三磨的活动,参与磨课的成员要认真备课,积极研讨,认真撰写课后反思。
4.精心规划活动: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与学科课程一样对待,制定每个年级活动的计划,包括长线活动和短线活动,备课上传学校网站。认真落实每一项研究活动,为参加吴江区的综合实践汇报展评做好准备,期末做好各项资料整合,汇编成“综合实践活动成果集”。
5.积极参与教研培训:积极参加平望片综合实践活动联片教研,积极参加吴江区的综合实践专题培训和比赛,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6.完善微课程:不断完善“小小科学家”微课程活动。
四、本学期主要活动安排
1.组织高质量集团一课三磨活动
2.各年级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各班问题发现、校内地震馆、火灾模拟馆、阡陌园、学校科技活动、创新大赛等有序开展长线、短线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3.组织好12月的成果展示及汇报活动。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程开甲小学举行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新教材使用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