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学校教科研工作继续为学校内涵文化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做好服务与规划,本学期教科条线重点制定以下三大中心工作。
一、课题研究,让每位教师成为一个研究者
以课题研究作为统领,结合“一课三磨”、微课程研究等多种路径促进教师成长。
1. 立足学校主课题,开辟研究新视角
程开甲小学学校主课题《大概念统领下儿童具身学习的实践研究》已成功立项苏州市级课题,本学期开始将以主课题作为统领学校教育科研的抓手。对于每个子课题研究做到策划好,组织好,做到有方案,有过程,有反思,有总结,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
2. 抓好教师课题,做最真实的研究
学校有28位老师立项吴江区第九批双学年课题,本学期将按照课题研究的进程定期开展集体培训与个人辅导,指导老师们完成文献研究记录表、文献资料综述、月度研究计划表及课题研究管理手册中的每月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
3.做到人人有项目,实现教科研整合
基于学校主课题研究、微课程研究、“一课三磨”活动及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力求做到全员参与,人人有项目,人人做研究,在课题的研究中带动教师反思,带动教师积累经验,促进教育教学研究,在提出问题、于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养。
二、特色活动,让每位教师有看得见的成长
1. 专题阅读,促进青年教师更快成长
本学期依然按照上学期以学科分组位单位,校长室与教科处成员分组担任组长,各组成员都安排有党员与团员,起到一定的榜样作用。主题性阅读按照确定主题、开具书单;积淀理论,撰写文献综述;读有所思,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搜集与文献综述相匹配的教育教学实例,从而初步完成论文写作框架;最后修改整理,写成高质量的论文。在阅读与写作中,让每位青年教师都能不断拓宽自己的研究角度和研究路径,在成长路上有新的蜕变。
2.每月随笔,记录每个有价值的思考
和上学期一样,40周岁以下及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每月撰写1篇随笔,不少于500字,每月30日之前上传学校网站相对应的栏目,教科室查阅并反馈,每月等第纳入期末绩效考核。善于总结经验,就能在不断积累中有所成长;善于反思不足,就能在不断审视中找到前进的目标,为此不断努力。
三、经验提炼,让每个成果都留下印迹
1.课程基地建设展收获
本学期在前150个微课程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建构“小小科学家”的课程体系,完成主题图谱的架构,实现“200个微课程人人参与,50个精品课程对外开放”的建设目标。深化探索依托课程基地的学科综合性学习,开展为项目研究而进行的“学科阅读”,展示研究成果的“学科融通写作”。提炼课程基地建设经验,完成一组主题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为课程基地省级结项做好充分准备。
2.校刊、简讯多元主题做宣传
教科室一学年完成四期的校刊编撰。本学期要完成交教科版和六年级学生版,按不同主题汇编成册,做到重点策划、专题深入、多元展现。每个学期完成两期教科简讯,展现程开甲小学的特色和教师的智慧。
2022,让我们认真地捧起书,用心地提起笔,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我们一起加油!
- 上一篇: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程开甲小学后勤工作计划
- 下一篇:让每一颗种子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