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研修不辍
——程开甲小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教科总结
吴江区程开甲小学历来坚持以科研为先导,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充分发挥教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以“科研兴教,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科研体系。回顾这个学期,回顾教科条线本学期的工作,我想用四句话做总结:
一、用时间留下学习的印迹
本学期教科室多次组织相关老师相聚云端,参加线上培训活动:2月23日开展线上论文辅导活动,2月25日,王彦明博士为立项苏州市“十四五”课题的主持人做开题报告的辅导,3月6日徐建林副校长为10位申报苏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十四五”德育科研课题的老师做辅导,3月10日,开展了吴江区第九批学年课题的线上开题活动,28位课题主持人参加了活动。4月9日,所有参加优质课的老师共同参与了集团组织的基于教学实践的课题撰写培训活动,4月28日,青年教师参加吴江区有效课堂研究节主题征文撰写指导活动,5月11日,王彦明博士为区第九批学年课题主持人开展课题研究指导活动。每次线上活动,老师们认真准备,专心记录,提升了专业表达的能力。
二、用文字记录教师的成长
本学期,教科室组织吴江区第九批学年课题主持人开展文献研究,完成了文献研究记录的“三表”和每月课题研究记录;组织老师们参加了吴江区“有效课堂研究节”、教育学会、陶研会论文、黄埔杯、省管理论文、教海探航等多项征文活动,从校级筛选到选送吴江,请专家辅导,一轮又一轮;请老师们修改,一稿又一稿。每一次学习,每一次辅导,每一次写作,对老师们来说都是一次磨砺,磨出教师的智慧,拓宽教师论文写作的思路,提升论文写作的能力,让老师们快速成长!
三、按要求完成网络培训
从去年开始,按照省里的要求,教科室组织老师参加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的培训,从选能力点、网上学习挂学时、完成各项作业、上传制作的微视频、教研组研讨活动拍摄视频,及时提醒每位老师按时完成自己的培训任务。第二阶段,教科室组织教科协作组和信息组老师们压缩并上传老师们的微视频,教科室负责上传教研组视频。第三阶段,审核期,我们评定校级优秀的视频没有通过,又重新更换优秀等级的老师视频,再次修改平台上老师们评定的等级。第四阶段,能力点结项,教科室又负责各个板块的佐证资料。每个时间节点,教科室都能严格按照要求,及时完成任务,最终顺利结项。
四、以校刊展示师生风采
本学期科教处完成了一期教科简讯、校刊《盛川教育》教科版和《盛川教育》学生版,虽然本学期时间短暂,但是教科室和教科协作组成员尽职地完成教科版的选稿、组稿、校稿。在忙碌的期末复习阶段,六年级语文老师按毕业文集的板块要求精选习作、认真组稿,小麦老师争分夺秒地插图排版,只为最好地展示出程开甲小学师生们的风采,留下孩子们难忘的校园生活。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教科室将进一步集教研、科研、管理于一体,创建科研与课堂研究结合、科研与课程开发结合、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科研与学校特色发展结合、科研与学生素养提升结合的“融入式”科研机制。
- 上一篇:奋斗再出发——程开甲小学召开期末工作总结会议
- 下一篇:“双减”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