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关注课堂生长,浸润师生心灵。一人一课传承着我校润泽文化,展示着我校师生风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都得以成长。“一人一课”教学活动的常态开展,让“课堂”尽显共生共长的精彩!
本学期,我校7位音乐老师开展了“一人一课”教研活动。3月,由娄秋怡、王妍、刘梦阳老师带来三年级和二年级唱歌课;4月,由赵玉红、朱凤美老师执教四年级唱歌课;5月由李卓澳和尚彦伶老师执教五年级和一年级的唱歌课。音乐教师们在课堂上教态亲切,探索教学新径。积极寻找提高课堂效果的办法。
娄秋怡老师执教《金孔雀轻轻跳》,这是一首舞蹈风格明显的乐曲,课堂中老师以舞蹈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王妍老师开展了《杜鹃》一人一课。在整个设计过程,以学习兴趣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发现、创造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中享受音乐的乐趣。刘梦阳老师执教二年级《共产儿童团歌》,刘老师从歌曲中截取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训练,运用对比法体会加与不加附点的不同感受,让低年级孩子更快的掌握节奏,同时也可以训练孩子们的节奏感,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歌曲第一句采用问答形式,充分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体会作为共产儿童图一员的光荣和自豪,也给课堂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感。
赵玉红老师开展《杨柳青》一人一课。赵玉红老师准备了一节与劳动实践融合的音乐课。课上,赵老师先以一首扬州民歌《杨柳青》将学生带入劳动的情境之中,学生以锄地、插秧的律动,体会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整节音乐课与劳动实践交融,每个教学环节设计都为了激发学生对劳动音乐的兴趣,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朱凤美老师执教《捉泥鳅》一课,这是是一首情绪活泼、欢快,富有田园风味及生活情趣的台湾校园歌曲,整堂课氛围的基调应该定位在活泼风趣上。通过多种方式的处理,让学生知道,一首音乐作品有很多的表现方式,并通过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
李卓澳老师执教《草原赞歌》,该作品具有鲜明的内蒙古音乐神韵,跳跃活泼的节奏,李老师提前准备内蒙古草原画面,结合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草原音乐的风格,在教唱歌曲时,课堂教学从单纯的师唱生学的模仿、记忆阶段的灌输式已经走向了以聆听、感受为主的探索过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的学习,老师和学生成了课堂的创造者与开发者,成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尚彦伶老师开展了《勤快人和懒惰人》一曲。歌曲中的两段歌词对比强烈、鲜明充分表达了以勤为荣,以惰为耻的感情。通过有对比的演唱、角色扮演的演唱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不同的速度,体会不同的音乐情绪。
一人一课教研活动,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营造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良好互动氛围,促进了我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相信老师们通过本次活动,教学水平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