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思善研,群力致远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工作计划
日期:2024-08-30 12:59:44  浏览量:51

本学期,学校教科工作继续贯彻执行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的方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教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以教立研,以研究促教”,精心打造我校教育科研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力争使教科研工作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新的高度。

一、服务学校课程设计

根据学校的前瞻性项目《学习场境:撬动学段衔接的创新实践》进行系统理论和实践意义建构。

1.协助教务部门做好课程体系规划

协助教务部分建构“幼小衔接”、“十岁上下”、“小初衔接”三个学段衔接的具体的课程体系与实践范式。以学段衔接课程为实践载体,在探索与研究中建构基于完整人的发展的学校新样态。     

2.协助德育部门做好活动课程建设

协助德育部分开展三个学段“五大课程”中德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展,研发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符合儿童成长特性和时代需要的活动课程。协助德育部门组织开展融合心理健康、生活交往等主题的课程建设。

3.协助各项目组做好研究成果梳理

协助教研组的学科微教研和德育年级组学习共同体微项目研究,对一学期开展的研究做好过程性的资料整理、文字记录和成果梳理,留下团队合作研究痕迹。

二、提前规划课题申报

着力学校未来长远的发展,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改革,教科研必须真正分析国家和省市的教育发展规划,创建符合学校定位的研究项目,才能让教育教学工作有抓手、有目标。

1.做好学校主课题申报

基于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确定可以申报的研究项目,制定完整的规划,也申报省市级课题做好充分准备。

2.组织教师课题申报

对于有意向申报省市级课题的教师,提前做好培训、研讨等服务工作,帮助教师提炼有价值的研究主题。

3.辅导教师课题撰写

邀请专家等对老师的课题申报书从选题、撰写格式、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进行培训与指导,提前做好充足准备,以确保课题的质量,提升课题立项的数量

全力协助教师发展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教科研需要做好教育教学基本理念和思想的指导,做好各层次教师个体发展的引导与规划。

1.落实课题研究

结合日常理论学习、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继续开展每月教育教学随笔的评比并纳入绩效考核。对于立项的42个区级双学年课题做好课题研究的相关培训和网络化管理,每月检查《课题管理手册》的电子表格结合“一人一课”活动,深入课堂,检验课题研究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2.组织各类写作

每月组织老师撰写随笔,进行论文评选。落实各级论文评比参赛要求,做好辅导,保质保量参加各类论文评选活动

3. 开展读书活动

本学期教科工作重点是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形式之一是师生共读,可以教师与学生读同一本书,也可以选择与自己学科有关的书籍。第二种形式是自主阅读。自主阅读将以项目研究的形式进行招募,感兴趣的老师可以自主报名参加,我们将以悠闲、轻松的形式来组织阅读活动,做阅读交流。读书时间由教务处统筹安排,初定是周一早读以及两个午自习。关于阅读评价机制,对于老师们阅读的成果,我们以笔记展评,介绍书中内容,推荐一本好书、论文展示等多种形式呈现自己的阅读成果。由此,让读书真正走进教师的教育生活。在阅读中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理论认识,从而提升专业写作的表达能力。基于阅读,将习得的好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亲自实践,课后及时反思,在思考中发现不足,提出改进策略,再次实践,如此往复,科研能力就在不经意间得到提升。可以说,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路径,它将引领你从一位教书匠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的、研究型教师。

文字呈现经验成果

好的教育教学经验值得用文字记录,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更应该传承。

1.做好科研简报工作记录下每月的教科研活动、展示每月优秀的教育教学随笔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

2.做好校刊编撰工作。本学期完成盛川教育》教科版和学生版,做到内容充实,展现开甲师生风采

3.汇编每月优秀随笔每月评选出优秀随笔,汇编一期随笔展,供青年教师借鉴学习。

学校教科室将继续遵循为“德育”、“教学”服务的原则,让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相结合,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