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真实高效的教育科研之路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科工作计划
日期:2024-02-19 10:03:09  浏览量:180

学校教科研工作是为学校内涵文化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及核心素养发展等做服务与规划,为学校、教师、学生三维发展奠定基础。

一、服务学校文化与课程设计

根据学校的前瞻性项目《学习场境:撬动学段衔接的创新实践》进行系统理论和实践意义建构。

1.协助教务部门做好课程体系规划

协助教务部分建构“幼小衔接”、“十岁上下”、“小初衔接”三个学段衔接的具体的课程体系与实践范式。以学段衔接课程为实践载体,在探索与研究中建构基于完整人的发展的学校新样态。     

2.协助德育部门做好活动课程建设

    协助德育部分开展三个学段“五大课程”中德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展,研发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符合儿童成长特性和时代需要的活动课程。协助德育部门组织开展融合心理健康、生活交往等主题的课程建设。

 

二、提前规划省市级课题申报

着力学校未来长远的发展,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改革,教科研必须真正分析国家和省市的教育发展规划,创建符合学校定位的研究项目,才能让教育教学工作有抓手、有目标。

1.做好学校主课题申报

基于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确定可以申报的研究项目制定完整的规划,争取省市级立项。

    2.组织教师课题申报

    对于有意向申报省市级课题的教师,做好培训、研讨等服务工作,帮助教师提炼有价值的研究主题。

 

全力服务与协助教师发展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教科研需要做好教育教学基本理念和思想的指导,做好各层次教师个体发展的引导与规划。

1.完善教师日常教科研工作和规划

结合日常理论学习、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继续开展每月教育教学随笔的评比并纳入绩效考核。对于立项的42个区级双学年课题做好课题研究的相关培训和网络化管理,每月检查《课题管理手册》的电子表格结合“一人一课”活动,深入课堂,检验课题研究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落实各级论文评比参赛要求,做好辅导,保质保量参加各类论文评选活动

2.完善青年教师读书写作社团活动

落实导师与学员的双向交流渠道,努力提升社团学习效能,提升教师的理论修养,培养具有研究精神和能力的青年教师队伍。

 

用文字留存经验与成果

好的教育教学经验值得用文字记录,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更应该传承。

1.做好科研简报工作记录下每月的教科研活动、展示每月优秀的教育教学随笔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

2.做好校刊编撰工作。本学期完成盛川教育》教科版和学生版,做到内容充实,展现开甲师生风采